欢迎访问岗位测评管理中心官方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今天是: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行业标准 > 行业标准
广西积极探索、扎实推进 努力做好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
发布时间:2023-12-28    来源:小编   浏览次数:37

广西壮族自治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作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重要举措,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力量,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学校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衔接,不断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强化系统设计,健全协同推进机制。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成立自治区党委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专项小组,由组织、教育、科技等11个部门组成,牵头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相关工作,着力构建强统筹、促协同、抓落实的科学教育工作格局。围绕推进“科教兴桂”“人才强桂”战略,出台《广西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等,并印发一揽子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举措,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加强资源整合,在65个区直单位中,遴选征集各领域行业的科学教育实践活动场所254个,面向中小学发布《广西中小学科学教育实践资源单位目录(2023年)》,同时建立科学家(科技工作者)资源库,为打造中小学科学教育社会大课堂提供有力支持。自治区教育厅联合广西电视台制作播出《新时代好少年之科学梦想》《我是接班人·科技点亮未来》《打造闪亮科普名片 科创热情洒满校园》等科学教育主题节目,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着力营造全社会重视和支持科学教育的浓厚氛围。

  深化改革创新,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出台《广西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2023年版)》,全面落实科学课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积极推进中小学跨学科主题教学、集体教研等。不断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引导科学教师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创新,注重加强探究类、体验类课程设计,并将科技实践纳入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拓展科学课程资源,建立广西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汇集中小学科学类课程3209节,搭建名师示范课、名校课堂、网络研修和教学成果展示交流资源库,参与中小学校1.6万所、教师27.1万人,课程学习人数达107.7万人次。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将科学教育作为学校课后服务项目必备内容,为中小学研发200余项优质课后服务科普活动课程、教案及资源包,指导近2000所义务教育学校开设科技特色课程、兴趣小组等,涵盖编程、机器人、人工智能、3D打印设计、激光雕刻等3000余门课程;开展“科普助力双减”课后服务试点项目,推动广西科技馆与7所小学签订合作协议,量身打造60门科学实践课程。遴选建设100所课后服务特色学校,持续挖掘典型案例,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努力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整合多方力量,建强专业师资队伍。选优配强学校科学教育专职教师,每年投入3000万元用于培训市县中小学科学课教师、实验教学管理人员、科技辅导员等,累计培训2.5万余人次。积极开展机器人竞赛、人工智能教练员等技能培训,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专业化科学类课程教师。举办6期中小学教师科学营,选拔近千名科学类课程教师走进各级科技馆、科学院所等,近距离体验学科前沿成果,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扩充专业师资力量,联合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广西青少年科技中心等,面向全自治区从事青少年科技教育的中小学教师,高校、科研院所、相关活动中心等人员,探索开展初、中、高三级青少年科技辅导员专业水平认证工作,对达到标准的科技辅导员认定相应级别,目前已认定各级科技辅导员292名。依托“科技教育乡村行”活动,建立提升乡村科学教育能力长效机制,每年举办农村中学科技馆科技辅导员培训班,邀请相关专家学者进行授课指导,通过现场互动、经验分享、实地考察等方式,帮助农村中小学校不断提升开展科学教育的能力和质量。


上一篇:山东大学以“四个坚持”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下一篇:没有了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23:   www.gwjncp.org.cn  岗位测评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