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摘要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践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千万工程”。自2018年结对浙江省玉环市鸡山岛以来,学校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专业技术、师生力量和社会资源优势,发扬台州“大陈岛垦荒精神”,与鸡山当地干部群众一道,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改造垃圾站、旧校舍、公园、街巷等人居环境,挖掘传承保护地方文化及其周边文创产品,建设技能培训和生产销售一条龙的共富工坊,打造拍照摄影网红点位,通过自媒体宣传推广,逐步形成“艺术乡建+新媒体”开垦鸡山岛文旅“荒漠”的模式,结合地方“乡镇+村庄+社会力量”的村集体创收模式,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农村三产融合转化通道,构建筑造宜居共富美丽乡村。
二、背景
2003年2月14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到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现玉环市)调研时指出,老百姓幸福富裕是最大的快乐。2003年6月,浙江开始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即从全省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2021年玉环市鸡山乡(岛链)被评为浙江省美丽乡村示范乡镇,鸡山乡北山村被评为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这背后,台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师生团队始终奋斗在筑造“村美、民富、业兴”鸡山岛的一线。
鸡山岛地处浙江省玉环市坎门街道东7公里海域,历史上海洋渔业资源丰富,曾是繁盛的海岛渔乡。近年来,受海洋渔业资源衰退、远洋渔业成本上涨和休渔期制度的影响,鸡山岛传统渔业经济逐渐式微,加之教育、医疗、交通等资源薄弱,自本世纪初开始,当地人口不断外流,青壮年大多离岛另谋出路,2000多户、6000余名常住人口的海岛现常年居留岛上的不足800人,且多以中老年人为主,老龄化问题严重,几近沦为典型的“空心岛”。鸡山自然风景优美,但海岛文旅事业尚未开发,没有产生经济效益。产业不兴、人才流失、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已然成为海岛实现全面振兴的“阿喀琉斯之踵”。
建设美丽乡村,不仅要村美景美,更要产业兴旺,让村民增收致富,而这关键在于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为助力海岛美丽示范建设,推动文旅产业迭代升级,使之成为城镇功能设施完善、人文底蕴厚实、经济势头强劲、旅游发展向好的全域特色旅游海岛乡镇,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2018年起,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师生通过田野调查、资料收集,深入挖掘海岛资源禀赋,确定“人文自然美丽海岛+新媒体”助力鸡山岛文旅振兴之路。
三、故事
2022年8月20日,玉环鸡山岛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第三届闯海节的到来,让这座东海上的宁静小岛游客爆满,一房难求。这次闯海节中有一股青春之风特别强劲。他们或身穿汉服,手摇折扇,潇潇洒洒在鸡山玩起剧本杀角色扮演;或背持“长枪短炮”奔走在山海之间,用镜头记录下美好一瞬间。他们就是来自台州市职业技术学院的39位同学。他们在导师组带领下,学习、传承台州“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大陈岛垦荒精神,昂扬奋斗姿态,彰显青年担当,用青春芳华让古老海岛渔村在新时代发展浪潮中再度起航。39名同学根据才能、特长分成文案、摄影、设计三个小组,分别开展小学改建、剧本杀形象及周边产品设计制作和留守老人、渔家女技能培训等工作。三伏烈日当头,师生们没有一句抱怨,大部分男同学自告奋勇扛起小学微改工作中的苦活累活,铲地清扫、修整环境、搭建书架;有美术功底的同学则负责墙面绘画、刷漆。连续奋战7天7夜后,一个窗明几亮、充满朝气的青春造梦营诞生了。台职院的金锋老师则带着另一组学生,走遍海岛街巷,访问遇到的每一个老人,将他们的口述故事整理成文字,编写成鸡山旅游解说词和鸡山故事会。闯海节开幕式上,玉环市与台州市职业技术学院签订《海岛青春共建校地合作协议》,双方持续开展“海岛·青春共富工坊”“海岛·剧本创意设计”“海岛·在地文化挖掘”三大共建项目,发挥青春力量助力海岛振兴,绘就强岛富民美丽图景。
这一切缘起于2018年台职院老师在台州市发展改革委挂职,当时玉环市正在谋划鸡山乡三产融合发展路径,台职院老师通过与省发展改革委等主管部门对接联系,对上级文件进行精准分析,对相关政策做内涵解读,在开展全面调研的基础上,整合文旅、渔业、农业相关部门资源,创新园区开发和共同受益机制,编修了“浙江省级玉环市鸡山岛链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申报书和实施方案,确定以文旅为重点,延伸鸡山乡农业渔业产业下游,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项目于2019年立项,2022年被确定为浙江省级农村三产融合示范园。2021年,玉环市发出“人生海海,青春共建”鸡山岛垦荒共富行动的号召时,学校又主导在鸡山岛落地实施了多个项目。